去年春晚,一曲《只此青绿》火遍大江南北,美“哭”了全国观众,让世界体验了一把宋朝美学。“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展开了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只此青绿》的大火,让人们看到了民族自信的觉醒与中华文化之大美。2023年秋季,比音勒芬(002832)携手故宫宫廷文化,以《千里江山图》与王羲之书法《十七帖》为灵感,以衣为语,探千里江山之韵。
(资料图)
故宫博物院藏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独步近千载的《千里江山图》
约公元1113年,18岁的画师王希孟日以继夜,历时半年创作出辉映千古的旷世巨作《千里江山图》。画作全长近12米、纵宽 51.5厘米,为宋代传世最长画卷。全画以浓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整幅画作气势连贯,绵延不绝,古意与创造兼备,被公认为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
草书之龙:王羲之《十七帖》
书帖作为古代一种书写文字的实用品,承载了社会万千气象,提及传承之间闻名的作品离不开书圣王羲之被誉为“草书之龙”的《十七贴》,笔法从容淡定,笔势流畅道逸,映照了古代文人们的心灵世界与生活。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其一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不仅在艺术层面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也蕴藏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而《十七帖》气势连贯、遒美健秀,两者均展现华夏文化之美。比音勒芬与苏绣传人张雪取两者之所长,选取《千里江山图》局部画面,结合王羲之的笔锋笔势对“千里江山”四字进行文字创作,融合高山、祥云、青松、江崖海水纹、宫殿等元素,加入乾隆皇帝在《千里江山图》卷首御题诗作“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创作出比音勒芬×故宫宫廷文化2023秋季千里江山主题系列。
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比音勒芬与非遗苏绣传承人张雪结合现代潮流,希望展现中式传统美学神韵的同时,打造全新的东方生活美学。围绕名士风雅,从书、画展开,以山水人文风骨,颂赞祖国千里江山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非遗传人张雪:千里江山绣品
本季联名主题绣作打破常规,采用绘、绣结合的创新方式,以画引入,以绣承接,工艺难度极高,选用平均1/16股粗细的桑蚕丝线,发挥苏绣精、细、雅、洁的特点,呈现《千里江山图》历经岁月留下的珍贵痕迹。既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也表现出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寓意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只此青绿》火爆国际,《千里江山图》万古流芳,离不开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王希孟在18岁用一笔笔青绿描绘锦绣河山、阐述家国情怀。正值弱冠之年的比音勒芬亦与九百多年前的天才少年画家般意气风发,以衣为语,以线为媒,用当代审美的形式和自身的方式,保留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唯有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当代青年与当代品牌对传统文化的守正和创新,更有利于激发其生命力,也更能够让民族文化得到创新性传承,赢得广阔的发展天地。期待更多跟比音勒芬一样有朝气、有活力的品牌,不断深挖华夏文明,传承中华文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