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的新疆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线缆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生产光伏配套设备。
(相关资料图)
近日,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尉(右)正在和质检人员交流光伏电缆技术。(鲁力宏摄)
(宋建华)在刚刚于广州闭幕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位于米东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疆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最新研发的可耐-40℃低温和120℃高温的光伏电缆产品,成为新疆“智造”的代表产品。
该产品正在米东区的电力工程及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的生产车间做本月投产的最后准备工作。产品投产后标志着米东区在电力设备高端制造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米东区委和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胡杨线缆紧抓新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机遇,锚定新能源电缆发展方向,加大实用新型电缆产品研发,研发并生产光伏产业适用电缆,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而这只是米东区坚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拓展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米东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推动承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电力设备、环保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推动工业提档升级。
胡杨线缆的新能源车间的光伏支架生产线上,工人正忙着对生产出来的光伏支架产品进行组装。
“光伏支架是基地最先投产的光伏产品,光伏线缆产品本月上线后,配套的光伏电器产品也将迅速上线,我们将尽快完成新能源线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胡杨线缆总经理李杰尉说。
近年来,米东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促进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升级,同时着力强化建链、补链、延链,完善光伏产业中下游产业,推进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硅基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米东区发改委党组书记沈骞说,米东区依托电力设备、环保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和优势,强化延链、补链、建链、强链,加快电力工程技术及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等27个重点项目和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等32个技改项目建设,引导企业通过技能升级改造、转型转产等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十四五”期间,米东区还将坚持做大做强锂基、铝基、硅基新材料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强铝基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并拓展建筑业、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
连日来,位于米东区东道海子沙漠的国能新疆“源网荷储”(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一体化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为今年实现并网发电努力。
随着一块块鱼鳞片式的光伏板在戈壁滩上延伸开来,昔日的戈壁沙漠如今变身提供绿色能源的“光伏海”。
“十四五”期间,米东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北沙窝光热资源丰富优势,加快规划占地超100万亩、总投资超千亿、总装机20GW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同步规划建设1200亩新能源配套产业园,大力招引光伏发电、氢能推进、共享储能、配套储能、新能源电池、多晶硅、组件生产等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基地建成后可提供约3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节约标煤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万吨。
今年,米东区还将重点推动博光乌鲁木齐“光伏自动化验证基地”1GW光伏、中绿电350万千瓦光伏、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200万千瓦“源网荷储”等8.4GW光伏项目落地米东北沙窝光伏基地。
“‘十四五’期间,米东区还将坚持促进优势产业链向高端和下游双向延伸,形成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电力设备、环保建材、装备制造为协同发展产业的‘3+3’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格局。”沈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