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行丨为生命努力歌唱
(相关资料图)
文/沙济民、
荆山
七月的天是炎热的、七月的山是浓绿的、七月的蝉是歌唱的。
我自幼喜欢昆虫和动物,对蝉的了解比较多,据我所知:当一回蝉真不容易,从籽长成蛹要在地下呆上几年,好不容易爬出地面撑破天也活不了多少天。在一周里,公蝉必须拼命鸣叫好吸引来母蝉,才能留下后代。这其中是人也抓鸟也叨,可谓是九死一生。
我看见人们现在抓蝉可容易了,傍晚在树周围缠上一圈胶带纸,然后潇洒的睡大觉,睡醒了围着树揪就行。然后自己吃或者卖给餐馆,油炸水煮火烧都有可能,可我怎么感觉这和撒绝户网一样,是不是太残忍了。
我还发现城市里的蝉比农村的蝉聪明多了。我小时候在济南就没逮住过一只鸣叫的蝉,城里的蝉还没等你靠近就嗖一声飞走了,可我在兖州泗河大堤上,听到蝉鸣走近了人家也不飞,用褂子一抽一个准。
蝉属于昆虫,在几乎无所不能的人类面前,它的生存与否与生存环境都不是它自己所能决定的,暂不谈论它被端上餐桌以及他的营养成分问题,单就说它努力的精神也是许多人类所难以坚持的,试想:茫茫黑夜的地下,它如何度过孤独的岁月,它成长所需要的能量是如何在地下获得,它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努力方向始终是向上而不是相反,还有当它在向上掘进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地下的砖头瓦块石头等等,它的基因里到底遗传着怎样的智慧与勇气?难道不值得我们人类深思和借鉴吗。
这个夏天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炎热的甚至是难熬的,但对于蝉这种生物来说却是他生命最快乐的时光,经过多少年的孤独的奋斗,他终于可以破土而出见到阳光,也终于可以尽量躲避伤害趁着夜色爬上树干,然后剥壳新生,随后便不遗余力地歌唱着自己的生命之歌。
有时我们真是感叹,大自然的安排似乎是不公平的,一只蝉见到阳光之后,最多能活到秋天,秋天它要努力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它要极其敏锐的防范所有天敌特别是人类对它的捕杀。还有,雌蝉要选择在适当的时间找到合适的雄蝉然后选择合适的树枝产下卵,而要尽量选择躲避伤害的最佳位置,以及雷雨天气时,这些卵能随着干枯的树枝落到有许多土壤的表面,最好在风雨的帮助下滑到沟沟坎坎里,然后被埋进地下重新开始若干年的黑暗孤独的生命之旅。
夏天本来就有酷暑,如果在酷暑的天气里,能听到蝉的鸣叫,更能感受夏天的元素,夏天不能没有蝉,夏天不仅有风声雨声,也注定又蝉声歌唱,这不仅是我们的童年记忆,也应当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音符、一种记忆。
小时候在农村,捉蝉是一种童趣,如今变老了,躲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听到蝉声很容易联想到故乡以及产生浓浓的乡愁,因此作为人类绝不应感叹人生苦短,让我们听一听夏天的烈日下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蝉歌吧,在有限的生命时空里,让我们努力的歌唱,永远向阳而行,无论处在生命的哪个季节,我们都应用生命之歌努力唱出我们的无悔的心愿。
壹点号 山东金融作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